2024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习题答案+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卷+知识点+背记手册+复习课件

¥ 7.00

image.png

第一、二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发誓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他是(  )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

image.png2.下图摘录了某次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创建一支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A.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B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废除农奴制标志着俄国开始从发展农业过渡到发展工业,为发展私人的积极性与创业注入了动力为发展私人的积极性与创业注入了动力主要是指这次改革(  )

A.表明了政府鼓励私人创业的决心

B.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C.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D.为经济发展营造了统一的市场

41863年元旦,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可能是因为(  )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B.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D.《独立宣言》的发表

5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美国名将谢尔曼曾说:“(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材料表明这场战争的积极作用是(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废除了奴隶制度  D.实现了美国独立

6.英、美、法、俄、日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应属于(  )

A.王朝统一战争  

B.资产阶级革

C民族解放战争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719世纪的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下变化对应的政策是(  )

image.png日本的变化

1863年  第一家西洋料理店开张

1869年  开通电信(东京至横滨)

1871年  日刊报纸创刊

1878年  首次使用电灯

1896年  电影开始出现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地税改革

8.在资产阶级统治扩大的潮流中,为了巩固统治,美国实施《宅地法》,俄国允许农民赎买份地,日本则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说明美、俄、日等国注重解决(  )

A.法制问题  B.民生问题  C.思想问题  D.民族问题

9.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证据的是(  )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

C.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D.本茨制造汽车

10.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C.工厂制度的出现  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11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也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所雇用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

A.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12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法国增加了大约1/3,英国、芬兰更增长了7—13倍。这是因为(  )

A.城市化的需求  B.推行义务教育

C.妇女地位提高  D.人口数量激增

13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的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等;而19世纪晚期,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女性审美情趣的提高

B.科技革命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C.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科技革命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

14“19世纪,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了故事般的讲述。材料中的科学解释指的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C.科学社会主义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5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于1804年完成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夜间的咖啡馆》  D.《英雄交响曲》

二、非选择题(1620分,1720分,1815)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image.png


材料二 明治天皇政府建立后,废除处于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理之下。1871年,政府派遣要员出访欧美,所到之处看到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决定以欧美为榜样。政府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短短数年内就兴办了26000所小学,一批大学也纷纷开办。

材料三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等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的危机。(4)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6)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6)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4)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image.png

(1)材料一中“A”指的是哪种机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动力是如何演进的?(4)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科学一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发明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的区别。(4)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捷;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变革的新动力和新能源。(4)请你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发展的。(4点即可,8)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4年,就超过了1亿。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36万和70万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0字以上)(15)


答案

一、1C 2C 3B 4C 5A

6D 7B 8.B 9C 10B

11D 【点拨】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工业企业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故D正确。

12B

13D 【点拨】据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可知,题干材料中的变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造材料出现导致的,说明科技革命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出女性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排除A。人造丝袜不属于棉纺织业,排除B。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女性的社会地位,排除C

14D 15D

二、16.(1)沦为殖民地的危机;物价飞涨,阶级矛盾尖锐,幕府的统治出现危机。

(2)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教育上,兴办新式学校,推广大众教育。

(3)政府主导并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家资本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4)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7(1)机器:蒸汽机。演进:从人力、水力、风力向蒸汽动力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才能的技工;第二次工业革命: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3)新动力:内燃机的创制。新能源:电力的应用(石油的开采)。推动: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电报、电话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额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18.观点:工业革命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论述: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工业化国家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工业化也促进了大众教育的推广、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在工业化的同时,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工人高强度的劳动却换来难以糊口的工资,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购买课程后如何获取资源?
付款后,自动显示课程的网盘下载链接,也可在【我的】页面点击【已购买】进行查看所有已购买资料。如遇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
观看后能否退款?
由于课程为虚拟商品,购买后无特殊情况不支持退款,请慎重购买。
售后问题如何咨询?
在【我的】页面点击【联系客服】。
黔ICP备2023012453号

首页

资料库

文件夹

我的